《好言相勸》

書名:《好言相勸》

作者:汪培珽

插圖:陳星同

出版社:愛孩子愛閱讀

出版日期:2020年2月初版

會認識汪培珽,是從書店架上的一本書開始,那本書是《還好,我們生了兩個孩子》,那時家裡只有芽芽一個小孩,要不要生老二這個問題,從來沒有在我的腦袋瓜裡出現過,因為一個孩子就把我折磨到筋疲力盡,懷孕生產的過程更是吃盡苦頭,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可以自己吃飯、穿衣、上廁所,隨時都可以回去上班追求夢想,誰還會想生第二個?

然而,就在我讀完《還好,我們生了兩個孩子》不久之後,豆豆就住進了我的肚子裡,我跟才剛滿兩歲的芽芽說:「妳要當姊姊了。」

時光飛逝,如果人生能夠重來,我還是會選擇生兩個孩子,兩個小孩在家裡迴盪的吵鬧聲音,和一個孩子在家裡安安靜靜的獨處,帶來的歡笑與憂愁完全不同。也因為這樣,汪培珽的每一本書,成為我育兒歲月的光,她的文字總帶給人啟發與力量,讓我看見五年、十年後孩子長大的模樣,從未來反觀現在,讓自己跳脫當局者迷的心境,許多事情就明朗多了。

汪培珽的書籍大部分是寫給家長閱讀,而《好言相勸》則是寫給大孩子的書,與其說是書,其實是一疊厚厚的卡片,每一張各自獨立,有正反兩面,主題涵蓋:未來前途、善用時間、交朋友、自我成長、健康和電子產品陷阱。

卡片的一面是標題和插圖,例如:「發覺你熱愛的事。」另一面則是小短篇的文字,很容易讀完,每次讀一張不需要太多時間,汪培珽在書中寫到:

「這一年,孩子到了,『不喜歡父母說太多話』的年紀。

於是我有了這個鬼點子,把想說的話、講的道理,一篇篇往家裡的牆上、冰箱上、浴室門上貼。整疊散落桌上,也可能引人拾起看一眼。

我有心理準備,孩子不買單也不失望,父母只是換個方法盡力而已。」

青春期的孩子,時常將自己關在房間內,嫌父母囉唆是常態,能夠平心靜氣的和他們講上話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。雖然從小芽芽和我有著許多親密的親子時光,但隨著她日漸長大,我清楚明白孩子的世界,大人終究得放手,有的時候彼此一言不合,火爆場面一觸即發,我都告訴自己「嘴巴拉拉鍊」,多說不如少說,少說不如不說,安靜是給青少年和父母最安全的空間。

但我們終究還是愛孩子的,有些話該如何傳達?讓孩子感受到愛而不是嘮叨?大概從小學階段開始,我會偶爾在中午的便當盒裡放張小紙條,寫一些悄悄話給孩子,現在也會不定期的在他們的書桌上,貼個便利貼,寫上我想說的幾句話,文字無聲,但父母的愛會迴盪在心裡。

第一次在家裡貼上《好言相勸》的卡片,我在家裡廁所的門、洗手台的玻璃鏡子、起居室隔間的木門,孩子的衣櫥,貼上一張張卡片,先下課的小學生豆豆回家洗手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,他像尋寶似的,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仔細搜索,然後好奇的問:「媽媽,你貼了幾張?你貼這些做什麼?」芽芽則是處之泰然,回到家看到卡片不為所動,但我知道,不管孩子的反應如何,這些文字會慢慢進到他們心裡面。

家庭教育一直是我認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,這些不動聲色的愛與叮嚀,我相信,總有一天會像倒吃甘蔗般,越來越甘甜。

延伸閱讀

《還好,我們生了兩個孩子:你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?》

汪培珽的幼兒園

《好言相勸》

臉書留言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  1. 【快叫爸爸】
    有一天小明和媽媽在客廳看電視,突然門鈴作響,媽媽跑去開門,來了一位陌生男人
    這時小明也跟了過來,媽媽便對小明說:『叫爸爸!』
    小明心理在想,很奇怪,我為何要叫他爸爸?所以小明不出聲
    這時媽媽看小明不出聲,又大聲對小明說:『快叫爸爸!』
    小明還是不肯出聲,這時媽媽生氣了,打了小明一巴掌並又對他說:『快叫爸爸!』
    這時小明只好哭著對陌生人喊:『爸爸……..』
    這時媽媽哭笑不得地對小明說:『誰叫你叫他爸爸呀!我是叫你去房間叫你爸爸出來繳電費啦!』

    1. 豆豆您好:這個笑話真的很好笑,謝謝你的留言,讓我笑開懷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