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北區|振興行麵館,中友百貨巷弄裡的文青麵店,一中商圈美食
在中山堂看完AM創意2025《Musical TARU!恐龍復活了!》音樂劇,已經接近中午十二點半,我們依著導航慢慢散步到「振興行麵館」用餐。這裡不接受訂位,只能現場候位,我們抵達的時候,店內滿滿都是用餐的人,前面還有兩組客人在等待,還好沒有等太久,大約一點左右入座點餐。

振興行麵館|營業資訊
振興行的臉書上寫著:「一生,兩人;三餐,四季。」生活在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中, 透過「簡單」的食物和情感,慢慢梳理出大家的生活風格和樣貌,在每個稍嫌無趣的夜晚,找到一隅,放心慢坐。
振興行麵館|用餐環境
振興行餐館空間不大,一樓是座位區與廚房工作區,二樓是化妝室。

整間店坐滿大約可容納二十多人左右,有兩人桌、四人桌。

比較特別的是,擺放餐具的這個木櫃,上面的格子採天干地支組合,芽芽站在櫃子前觀察了許久。


餐桌上的桌號是採用「桌名」,以二十四節氣命名,我們今天的座位是「白露」,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。

店內裝潢走文青路線,有別於傳統的麵店,多了鮮明的色彩與年輕的元素。
店內服務生的動作很迅速,相當忙碌,要忙著送餐、準備餐點和收拾餐桌。


振興行麵館|菜單
振興行的菜單主打麵食,還有滷菜、涼菜、湯品和飲品可供選擇。

菜單是用紙筆畫記,然後到櫃檯點餐、結帳,之後就等餐點送上桌。

掃碼點餐成為主流的此時,也許日後我們就再也看不到紙本菜單,所以每次到餐館吃飯,看到紙本菜單我都會拍照留念。

喜歡吃小菜的Kevin,把菜單上的小菜全部都點了一輪,上桌的時候滿滿的豆干、豆皮、海帶、小鳥蛋。
重視青菜的我,點了兩份娃娃菜。
振興行麵館|美味餐點

芽芽點的「叉燒乾麵」,細白的麵條鋪上厚實的叉燒肉片,撒上蔥花,淋上醬汁,美味好吃。

Kevin點的「沙茶乾麵」,是店家最近才剛推出的新口味,附上一顆貢丸,麵條上淋上沙茶醬,旁邊點綴著蔥花,吃的時候需要充分的拌一拌。

今天我們點的麵食,全部都是小份量,若是胃口大的人,這裡也有大份量的餐點可供選擇。

滷味每樣都好吃,海帶是屬於偏硬的口感,對於小小孩或者是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人,吃起來會費力些。

我和豆豆點的是「叉燒湯麵」,湯頭清淡,叉燒肉吃起來肥瘦適中,一點都不油膩,深得我心。


喜歡吃皮蛋豆腐的芽芽,點了她喜愛的小菜,但是她在吃的時候問了我一個問題,「媽媽,為什麼外面的皮蛋豆腐吃起來都這麼冰冷?」我說,因為他們是直接從冰箱拿出來,沒有經過加熱的動作,媽媽平常在家做的皮蛋豆腐,我會預先熱過,吃起來比較溫暖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