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耳》

出版社:聯經出版社

作者:林玫伶

繪圖:王淑慧

出版日期:2010年5月初版

內容簡介

《小耳》曾獲得第13屆台灣兒童文學創作首獎,2010年入選好書大家讀。70頁的平裝書很適合低年級的兒童閱讀,文字編排字體大,有注音,插圖豐富,是一本小巧可愛的橋樑書。

作者透過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,讓故事中的主角「小耳朵」說出了整個情節內容,洋溢著童話色彩。耳朵畸形或者發育不全的病症,就叫「小耳症」。得了小耳症的那個耳朵,就叫「小耳」。《小耳》描述一個小嬰兒出生之後,被發現得了小耳症,引發家人的焦慮與不安,媽媽的伯母歸咎於媽媽懷孕的時候剪了一塊布做窗簾,所以生下了小耳,嬸嬸、姑姑、阿姨們相繼討論起小耳,外婆還特地去寺廟求了一條紅線,要綁在小耳的身上,打結然後用力收,要將多出來的瘜肉去掉,這個時候只有媽媽一個人,用溫柔的雙手,輕輕撫摸著小耳,媽媽跟小耳說:

「我喜歡你,我的寶貝。」

「我也喜歡你的耳朵。」

「我愛大耳,也愛小耳,我的愛不分大小。」

林良為這本書寫的推薦序文寫道:

這篇吸引人的童話,寫的是天下「媽媽」執著不變的母愛!既吸引人,又很感人,是這篇作品成功的地方。

故事中的媽媽,不理會眾人對小耳的議論紛紛與怪異眼光,她用滿滿的愛包容小孩的一切,展現母愛的偉大。

親子閱讀心得

當初挑選這本故事書的出發點,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的班級裡,遇見了特殊生。芽芽是個樂於助人的孩子,在班上都會主動幫忙照顧特殊生,而豆豆雖然心地善良但生性膽怯,有些特殊生由於情緒障礙,容易出現攻擊同學或老師的行為,這些或多或少影響著豆豆內在的情緒。

我該怎麼讓孩子知道,有些孩子一出生,就和一般人不同呢?他們會是孩子未來的同學、同事,而每個孩子都有他的亮點與長處,豆豆需要學習的是,找到與特殊生相處的方法。

於是透過親子共讀《小耳》,孩子能感受到小耳與正常耳朵之間的差異,以及理解小耳的存在和意義,我們一同經歷這愛與接納的小旅程,接受每個人的獨特與差異性。

我認為學習和不同族群的人相處是未來重要的能力,一般人對特殊兒童都有刻板印象,若我們願意放下成見,多些理解,在家裡和小孩聊天的同時,一起討論學校發生的事件,就有開展生命多樣性的可能。這個地球需要物種的多樣性才能延續下去,同樣的學校也是,正因為有多樣的家庭樣貌,才能豐富孩子的人生。

延伸閱讀

林玫伶的部落格

台中市圖書館《小耳》借閱連結

博客來《小耳》

臉書留言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